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北京今年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!

北京今年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

时间:2025-05-09 15:25:08 来源:潮智云廊 作者:时尚 阅读:557次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贾珺)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,今年经营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,主体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开展信用提升行动,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增信、信用修复提质,北京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今年经营据了解,主体今年以来,开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信用修复对18.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。北京
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畅通线上线下修复双渠道,今年经营对于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的主体,无须提交证明材料,开展简化信用修复材料。信用修复全面压缩信用修复时限。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进“在线申请+数据核查”的修复方式,实现信用修复“网上办、零见面”,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。2023年以来,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其中,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“跑腿”时间3100小时。同时,开展多平台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修复机制,建立“多口受理、协同处理、一次办成”机制,经营主体可实现“一次申请,同步撤下”,今年以来,已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。
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,在年报公示、信用惩戒、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环节,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发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。

设置信用惩戒“缓冲期”,对于首次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经营主体,符合条件的不予执行有关信用惩戒措施或实施相关行政处罚,对因受灾情影响暂时失联的经营主体,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截至目前,对18.1万户经营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,10285户经营主体在缓冲期内主动进行了报送,避免信用受损。

实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错,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经营主体一般状态信息有误,或重要信息存在非主观故意明显错误的,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,允许修改,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即时信息自我纠错,今年已有693户次主体主动自我纠错。

责任编辑:赵英男

(责任编辑:探索)

相关内容
  • 疯狂动物园芝麻官爆笑图鉴全解析:角色档案与趣味故事一览
  •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|湖北武汉曝光6起典型案例
  • 聚焦进博会|首批41张进口特殊食品临时许可证发放
  • 联发科天玑8000系列迭代芯片将再次升级
  • 砀山县文旅体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曹莉:余热生辉  关爱下一代
  • “2020上海特色伴手礼”亮相进博会
  • 市场监管总局解读《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指南》 防止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进行垄断
  • 今年1至9月 湖北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5000余起
推荐内容
  • 王者荣耀阿轲铭文搭配全攻略 高效输出与收割技巧深度解析
  • 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 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促进线上经济健康规范发展
  • 江苏省消保委:促销花样、快递问题成今年双11消费“槽点”
  • 前三季网购投诉举报超7万件 福建发布双11消费提示
  • 宿州:“链”上党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
  • 首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达成调解协议 消费者将获退一赔三赔偿